阅读历史 |

第210章 贞观之治 (第3/5页)

加入书签

“第二年,李世民亲自审问囚犯,当他看到死刑犯即将被处死时。”

“心中顿生怜悯,便下令释放回家,约定来年秋季回来接受处决。”

“又令全国所有死囚一律释放,让他们在期限之前来京师集合。”

“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时,没有人督促,没有人组织,头一年释放的总共390名死囚,居然一个不少全部按时到达集合。”

“李世民十分感动,下令全部赦免。”

“贞观年间,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这天,长安城万人空巷。”

“这一天,皇帝脱去龙袍,换上短衣便鞋,他要亲自下田耕种,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。”

“这种景象,在古代数不清的封建帝王中并不多见,而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。”

“贞观三年,唐太宗下令恢复被废弃数百年之久的藉田仪式。”

“百姓惊骇之余,无不欢呼雀跃。”

贞观时期的老百姓对于李世民无不感恩戴德,碰上一个对农桑重视的君主是他们这些老百姓的福气。

在他们的印象中,当今皇上从来不在农忙的时候征发徭役,或者是兵役。

最被他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,就是关于太子要实行冠礼。

一般太子想要进行成年礼仪式,那就必须调集府兵来充当仪仗队。

但这个时候正好是春耕,皇上为了不耽误春耕,为了不影响老百姓种地,就没有去调集农民来充当仪仗,而是选择把冠礼往后推延了。

这虽然是一件小事,但足以说明他们的皇上对农桑的重视。

“在农业社会,粮食丰收与否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。”

“都江堰的建成,促成天府之国的千年富庶与稳定。”

“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,就可以致百姓颗粒无收。”

“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动荡,政权动摇。”

“为了加强水利建设,李世民大力整顿治水机构。”

“贞观年间,仅《新唐书》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。”

“为解决扬州旱灾修建的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,灌溉农田八百余顷,从此扬州连年丰收。”

“沧州疏通无棣河、长芦河、漳河及衡河,从此无复水害。”

“贞观七年,夏州朔方开延化渠,引乌水入库狄泽。”

“贞观十年,汴州陈留开观音坡,灌田百顷,给粮食大丰收创造了极好的条件。”

“即便是现在的农民,无论长江南北,还依然享用着贞观年间的水利成果。”

主播每说到一个州郡,当地的老百姓就对李世民满怀敬意。

正是因为有当今皇上兴修水利,他们才能取得年年的大丰收,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。

在皇上没有修建水利工程之前,他们时常面临旱灾,或是洪灾,给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。

粮食绝收那都是小事,严重的会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。

但他们幸运的是遇上了一个好皇帝,为他们老百姓着想的好皇帝。

要是没有他们的皇上修建水利,他们肯定没有今天粮食大丰收的好日子。

“而在农业社会,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,那就是人口。”

“隋末战乱,北方突厥掳去大量汉人。”

“同时,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,导致人口锐减。”

“唐高祖武德年间,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户,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。”

“李世民即位后,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,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。”

“为了稳固住汉人人口,李世民还规定,男二十女十五为法定结婚年龄。”

“生男丁的家庭则予以适当奖励,无能力娶妻者朝廷给予帮助。”

“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,作为升降的参考。”

“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的永徽三年,全国登记的户数达三百八十万户,人口近两千万,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。”

“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,也是检验治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。”

“人口增加近一倍,可见李世民抚民以静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。”

“贞观四年,关中农业丰收,流散人口纷纷回乡。”

“贞观六、七年,风调雨顺,广大山东地区一改昔日残破面貌。”

“贞观八年、九年、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,又是丰收年成。”

魏征:人口严重不足,增加老百姓人口是当务之急。

他之前从洛阳向东出发,一直到东海边,一路上根本就看不到几个人,可见人口匮乏已经到了何种地步。

要是有人从洛阳去往山东,那必须自带干粮。

因为一路上就碰不到多少人家,根本就不能得到干粮的补充。

隋末战乱结束之后,当时的经济已经被破坏到及其严重的地步。

朱棣:当时贞观年间老百姓数量严重不足,李世民为了鼓励人口的增殖,为了鼓励多生孩子,下过不少圣旨。

他记得有一个就是鼓励寡妇再嫁,这个争议性很大。

毕竟在伦理道德中,寡妇是要守节的,根本就不能再嫁。

可李世民为了人口的繁殖,强行要求寡妇再嫁。

还有一个就是向突厥赎回汉人老百姓,快速的补充人口。

在隋末战乱的时候,一部分汉人被突厥劫掠去了,还有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纷纷逃到突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