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66章 拜师的打算 (第3/5页)

加入书签

这个“侣”是指道侣,不单单包括修真的路途上能够互相依靠、信赖的朋友,还包括可以互相交流心得的道友,当然也能够教导自己的老师。

所以,现在苏择对于“找个老师”的愿望越来越强了,而且苏择对于自己还是了解的,他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。虽然世界上也有“自学成才”这种事情,但这种事情是属于极少数天才的专利,一般人就不要做梦什么“自学成才”了,天底下没那么便宜的事情。

苏择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天才,智商也就是140左右,中等偏上而已。像自己这种智力水平,在中国就算没有一亿,8000万也是有的,所以他从来没去指望过什么“自学成才”。那种只靠捡到本秘籍,找个山洞窝上几年,就能练成绝世神功的三流武侠剧情,苏择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。

要是“自学成才”那么容易,还有学校来干什么,大家都去“自学成才”好了。尤其像修真这种实践『性』极强的领域,很多东西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,有人教和没人教是完全不同的。

“尸解仙……尸解仙……这些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啊?也不知道他们能对指导多少?”苏择不禁想起那些大汉帝国的人形核武器。

所谓“尸解”,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,也就是方士们的说法,后来这种观念又被道教吸收,成为道士们的一种修炼方法。这种观念认为,修行者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,或不留遗体,只假托一物(如衣、杖、剑)遗世而升天,谓之尸解。[]食仙66

尸解之说在汉代十分流行。所以苏择对于大汉帝国有尸解仙的说法,并不觉得奇怪。

比如,《仙苑编珠》卷下载:“倩平者,沛人也。汉高卫卒也。得道,至光武时,不老,后托形尸,假百余年却还乡里。”

还有《抱朴子内篇.论仙》引《汉禁中起居注》称:“李少君病死,久之,(汉武)帝令人发其棺,无尸,唯衣冠在焉。”葛洪曰:“按《仙经》云:上士举形升虚,谓之天仙;中士游于名山,谓之地仙;下士先死后蜕,谓之尸解仙。今少君必尸解者也。”又称费长房、李意期“皆尸解者也”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