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78章 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中的城市崛起密码 (第3/5页)

加入书签

这样的话语,让一边的陈悦听的好笑,这老幺也太能搞了,还游泳圈?

段丽琴和陈向明则神色严肃了起来。

他们很清楚,能将一个知识能用自己的话加以阐述,而不是机械的背诵书本,这本身证明了他在这个知识点上有着深刻的造诣。

这小子……

商贾,贱业,但商贾有了文化……

两口子对视了一眼,而后开始认真的听着卿云的说辞。

不过陈向明的心里,却有些好笑起来。

也许,这小子也只是在外面才是稳如老狗,该活泼的时候也会活泼。

倒也是,如果真是死木头的模样,自己那闺女也应该不会喜欢的。

“不过那时大概是没有游泳圈的,于是,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站了出来,开山凿石,分流岷江,修筑都江堰,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,守护锦城人民。

此后,成都平原洪灾不再、风调雨顺、粮食产量嗖嗖嗖往上涨,便是这段材料里说的‘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,谓之天府’。

陈叔、段阿姨,这里需要敲下黑板了,锦城的“天府之国”的名号,不是自古以来的,而是在都江堰建成后,农业大爆发时期才有的。

秦国能一气呵成统一六国,锦城作为超级粮仓功不可没。

而这一段,诸葛亮执政前两年,与其说是当丞相,不如说是当了个农业局局长,他先是派重兵守护都江堰、后全国推广水利工具孔明车、发展特色农业蚕桑养殖,甚至动用建设兵团‘休士劝农,实行军屯耕战’,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发展农业。

无论是材料一的李冰兴修水利,还是材料三的诸葛亮的休士劝农,当时智慧的锦城主政者们深知,城市的发展,离不开农村的发展,乡村的基础设施、配套建设,需要强有力的参与者。”

说到这里,卿云定定的望着陈向明,缓缓的说道,

“这第一波神操作,就是‘城乡建设,乡村振兴’。”

卿云又翻到一页试卷,一边指着一段资料让陈向明观看,一边自己阐述着自己的论点。

历史卷就这个德行,试题里面的大量史实材料可以用来丰富他的论点。

特别是古代商业发展史,延续两千多年而从不间断的锦城历史就是大半的考点。

当年的王志纲,便是拿着这么一本卷子说服了锦城的领导。

卿云此刻也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。

只是与王志纲当年略微不同的是,卿云在按图索骥的同时,也在不断的掺杂着自己的私货。

也很正常,同样一个实验,甚至同样一组数据,不同的解读,可以供一个组水上好几篇论文,这是常事。

学术嘛,就需要不同的角度。

而卿云,他要的是在锦城地方志上千古留名。

“陈叔你看材料里的这句,‘江东历代尚未有锦,而锦官城锦独称妙’,说明了,当东南沿海地区还不知道丝绸是啥玩意儿的时候,锦城已经把丝绸玩出花花来了。

这主要还要归功于我们武侯祠里面祭祀的诸葛孔明了,喏,他的原话,‘今民贫国虚,决敌之资,唯仰锦耳’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