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0章 抢班夺权 (第3/5页)
在新的内阁制下,其实张超已经相当于集过去三省长官权于一身。辅相长孙无忌,毫无跟张超对干的权力。
连次相都不能跟首相相争,更别说辅相了。
首相与其它诸相的权力之差,体现在于身为首相的张超拥有票拟之权。
这就类似于后世的常委会上,张超就是那个班长,而其它的常委可就差远了。
票拟之权,就是朝廷各部衙和地方的奏章,都要先送到内阁。首相张超召集诸相商议,最终由首相张超负责给出处置意见。这个票拟,实际上就是代拟的御批,供皇帝采纳。
皇帝在翰林院学士们的协助下,对内阁给出票拟的奏章做出最后批复。多数情况下,肯定是采纳内阁票拟的决定。翰林院学士里,也有一个负责代笔批红的学士,这就是翰林院长了,其它学士则跟其它宰相差不多,是给意见的。
但翰林院长是代批,批红的大权是在皇帝手里。
所以说,皇帝是最高权力,而内阁首相是朝廷日常运转的主持人。
内阁首相权力大小,最终还是体现在于皇帝对票拟的采纳度。
而眼下张超的票拟,承乾岂能不采纳?
原来李世民时的三院制,是分权制,中枢权力比较分散。而现在,内阁首相票拟制度则比原来辅佐君主处理政务时更加细致、周到。
中枢大权归于内阁,内阁大权归于首辅。
这种制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,在于哪怕皇帝不勤政,甚至不聪明都没关系,外面有内阁,内有翰林院。
君逸臣劳,哪怕皇帝一点正事不干,朝廷依然能够正常运转。
而如果皇帝比较贤明能干,那么内阁的权力也就变弱。如果皇帝不关心政事,那么实际政务还是由内阁决定。
相辅相成。
不过比之明代的内阁,大唐内阁却只有一半的封驳权,议会上院也得到了封驳大权。对于内阁,多了些制衡。
但是,枢密院却是归于内阁统领,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领者,但内阁也是有很大的管辖权。
原来李世民的三院制,分权。
最主要的决策还是在御前三院联席会议,三院二十七个宰相,除不在京的,都是群相议政,然后皇帝拍板决定。
这个制度,皇帝比较累,亲自决策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