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7章 表兄弟 (第1/5页)
所谓“楚人”,非但芈姓一族。楚人的上层统治者,即屈原所说的“帝高阳之苗裔”,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,本为游牧民族,沿汉水南下,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。
江、汉之间的土着居民,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着民族。
此土着之民族,自历史发展论之,当即《尧典》“窜三苗于三危”之苗民。此时其主要部分,当已随时代而西征,西征而落伍者,则当为屈原所谓之‘南人’、‘南夷’,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。
从周代的情况来看,江汉沅湘一带的土着居民相当复杂,除了三苗及其遗民之外,还有越、濮、巴三族。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这里来的。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,在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,迁徙是不可避免的。狩猎、采集、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,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。
此外,部族繁衍,支系另谋发展,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。同族之间的“不相能”,近亲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,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。
从土着居民的构成来说,可能还不仅是苗、越、濮、巴,而是包括“九夷八蛮”,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族。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,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“荆蛮”的强大的楚民族,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。
楚武王前后,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,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,造成“汉阳诸姬,楚实尽之”的局面。
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,吞并了吴越,并以咄咄逼人之势,不断问鼎中原,不断兼并中原各国。
在兼并战争不断取胜的过程中,多民族的大融合,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。
楚人英勇善战,视死如归,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。即使战死疆场,马革裹尸,也视为光荣和自豪。
屈原《国殇》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:“诚既勇兮又以武,终刚强兮不可凌。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”与刚强英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,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的胸怀。
华夏蛮夷濮越,文明程度相差很大。历史渊源各不相同,楚国都能加以安抚。楚国在战争中从未有过像秦军那样,动辄斩首几万,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记录。
对于被灭之国,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,存其宗庙,县其疆土,抚其臣民,用其贤能。即使对于蛮夷,也是相当宽厚的。
正因为如此,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,显示出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,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,建立起一个强盛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,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同的观念,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,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。
应该说,这是楚国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,获得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。
↑返回顶部↑